français
english
關於菲利普朗恩建築事務所 當前項目 作品介紹 出版項目 聯絡方式




輻射

傳導 對流
壓力

蒸散 消化

click
images fullscreen



 <       > 


中文
 1     2     3     4     5     6     7     8   

室內灣流

獻給藝術家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的建築

熱動力學下的灣流現象是當代思考建築非常吸引人的模型之一,因為它提供了不同於標準化與均質化的現代建築空間的一條思考路徑,此一氣候現象由空間內兩個不同的熱力源所產生的極化現象所產生:一個位置較高的冷源處於一側,與另一位於較低處的熱源在另一側,此熱力的極化在空間中產生了氣體的熱對流運動,並且定義了不同區域與不同的溫度分佈。

不同於現代主義導致的均一化、恆溫於攝氏21度的室內空間,此提案訴求身體與空間所存在的多元對應關係,藉由溫度的分佈變化,使季節性的空間移動、上下層樓的移動關係、冷熱變化、冬夏變遷、衣著程度上的變化等等產生可能。為了能使居住者在加熱的房間內感到舒適,其身體與環繞於身體周圍的空氣之間必須由熱對流產生熱交換平衡。此平衡與居住者不同的衣著程度:從在浴室內的赤裸身體、保持身體熱度的圍毯至客廳內的輕衣著,有著密切的關係。面對現今訴求節約能源的思潮,目標是在每一棟建築內,甚至每一個房間內精確地計算所需熱容量以嚴謹地使用所需的能量。 瑞士營造標準 SIA 3842舉列下述的環境溫度指標:

  溫度ºC
客廳
臥房
兼具客廳功能之臥房
浴室
廚房
走廊、廁所
樓梯間
洗衣室
曬衣間
20
16 to 18
20
22
18 to 20
15 to 18
12
12
12


我們提議不將所有的空間整體加熱至20度左右,而是在住宅內創造兩個熱源,如同兩個不同的熱力極,在房屋內整體產生熱動力的張力:一極為攝式15度的冷源,位於房屋較高層的空間之中。相對的一極則為攝氏22度的熱源,位於房屋內較低層的空間。空間中的溫度差異及分佈位置的不同產生空氣流動,藉由熱力建模軟體,我們分析了空間內溫度的分佈變化,並對應特定溫度找出房屋內居住活動空間相對應的位置。由此,空間的設計過程產生反轉,室內的氣候產生先於空間功能,而空間功能則可以自由選擇於對應於日常生活、居住者衣著、個人需求所需要熱力條件的相對位置。藉由將房屋恆溫系統設定於較低的平均攝氏18度而非攝氏20度,增加了同時有利於環境與經濟的益處。

由於溫差與空間機能的因素的所導致的空氣的垂直流動,產生空氣在整個房屋高度的分佈,而隨著此分佈,樓板與開放空間的設計配置因應而生。其次,不同的空間功能也從最冷到最熱的分層之中找到其所相對應的位置。

兩個水平的金屬板片被延伸至不同的高度,較低的板片被加熱至攝氏22度,較高的則被降溫至攝氏15度。如同微型的灣流,冷熱極的位置創造了符合熱對流自然現象的空氣流動,由此,上升的熱空氣接觸於上層的冷金屬片而降溫,降溫後氣體下將而又重新因為接觸到下方的熱金屬片而升溫,由此產生持續性的熱對流,如同隱沒的空氣地景,使我們感到興趣的是在此沒有均質性的產生,空間建立,而是彈性的氣候動力、與激發的力度與極化產生的熱力地景。由此案,建築將直接地架構於流動的氣流與空間氛圍,此建築將建立在氣候學的架構之上,房屋的形式則經由從熱動力運動所產生的熱力模型而生成,居住者則得於漫遊於這介於溫度攝氏15度至26度的隱形的地景之中,在能保持舒適的最低15度與最高26度之間的氣候地景裡,居住者得以自主地選擇合適的室內氣候條件,與其生活習慣,例如:衣食、運動或者社交活動等不同活動配合。

 

團隊

Andrej Bernik, Mayumi Iitsuka

客戶

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

地點日期

Countryside near Paris, 2008

^